钟笑炉 广东花县(今广州市花都区)人,(1903-1976)。原在上海经营广东袜厂。因耽于集邮,为了集中精力、财罚收集和研究邮票,下海为“邮商”。钟笑炉40年代初开始集邮。当时盛行传统集邮,重视收集和研究古典邮票。他却一反常规,提倡收集和研究现代邮票和新发行的邮票。钟笑炉把新发行的邮票作为研究和主要对象。他利用放大镜观察邮票版式特征,找出母模暗记、子模暗记、子模组排列格式和版别暗记,还研究有关纸质、水印、墨色、背胶和齿孔等,论证邮票印制和发行情况。抗战以后,中国邮票的印制和发行非常复杂。经过钟笑炉的精心研究,保留了许多集邮资料,避免后人再去盲目追索。他认为收集和研究新发行的邮票,花费较少,而其乐无穷,因而能吸引更多的集邮者。1943年和1946年,钟笑炉曾先后两次负责编辑新光邮票会《会刊》。1946年创办《近代集邮》,介绍近代和新发行的邮票,该刊物发表的有关史料和研究文章,以及彩色页刊登的试印样、末采用邮票图案、变体票等,大多出自钟笑炉的著作或收藏品。因为刊物内容接近现实,很受集邮者的欢迎,直到1951年才停刊。钟笑炉早就注意解放区邮票,多方设法收集区票和有关资料。《近代邮刊》曾多次刊载解放区邮票发行消息,并附刊有关报纸,刊载毛主席像邮票。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,他这样做,是冒很大风险的。1948年,国民党特务抄了他的家。钟笑炉作为邮商,诚实不欺。他是以集邮家、邮学家的身份经营邮票买卖。他把邮票装入贴票册,邮票旁附有说明,用仿宋小字书写。卖出邮票,则留照片,仍然是一本“邮票图鉴”。钟笑炉收购邮票,按时值估价,不作欺骗。如售主不懂邮票价值,则据实相告,照价付款。解放后钟笑炉依然经营邮票业务,直至公私合营始停业。钟笑炉曾积极向解放区来的干部寻求解放区邮票及资料,认真记录、整理,编出解放区邮票目录初稿。可惜末能及时出版。十年浩劫中钟笑炉家被抄,所有手稿均被抄去,并被剥夺了收集和研究邮票的权利。他于1976年病逝。